【教育心理學】「學好三年,學壞三日」,學好真的那麼難嗎?

13th September, 2021

「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大部分能力都是需要透過後天學習才能養成的。不少家長都希望小朋友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不需要常常依賴父母的幫助,畢竟總有一天父母還是要放手讓孩子過自己的人生,不可能事事都讓父母幫忙解決。

為免孩子會對自己過於依賴,父母在遇到難題時一般都會放手讓孩子先自行處理問題,從旁觀察,在有需要的時候才會伸出援手。但是要記得,當問題太大或者太難解決的時候,孩子很可能出現逃避因應(Avoidance Behaviors),例如,遲遲不肯想出對應的辦法。如果這種情況常出現,家長就要避免孩子把逃避(Avoidance)變成慣常的處理模式。

從心理學角度,大概把人面對問題的模式大概分為兩類,分別是防禦應對(Defensive Coping)和主動因應(Active Coping)。而逃避(Avoidance)就是防禦應對(Defensive Coping)的其中一個例子。這樣長遠而言,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會有負面影響。

防禦應對(Defensive Coping)

防禦應對(Defensive Coping)當中包括了很多方式,例如退出(Withdrawal)、否認(Denial),就是說孩子會嘗試把自己置身於所有挑戰以外,也會嘗試否定自己遇到的問題。而這種方式只是能延後面對困難的時間,當把所有問題都留在最後,積累下來變得更加難解決。再者,習慣用上退出(Withdrawal)或者否認(Denial)的孩子,到青少年時期更加可能用不健康的方式,包括酒精和藥物讓自己暫時不用去想自己的煩惱,這種方式對於身心健康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主動因應(Active Coping)

有見及此,父母應該在開始的時候,陪同孩子一同以主動因應(Active Coping)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例如提早規劃好時間運用,確保孩子同一時間不會有過多的任務要完成。比如說,孩子覺得溫習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覺得指定時間內根本不可能記得那麼多內容,所以認為學習帶來挫敗感,因此抗拒溫習。我們可以嘗試跟孩子一同制定溫習時間表,確保內容平均攤分到不同時間複習,可以確保孩子有足夠時間去完成溫習。當孩子養成了這個習慣以後,家長便可以一步一步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例如提醒孩子必須繼續好好便配自己的時間。

讓孩子及早建立一個主動因應(Active Coping的習慣尤其重要,因為這樣會影響他們面對不同事情的態度。上述的例子雖然有效,但還是需要一段時間重複練習才能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小艾伯特實驗

根據著名心理學家Palov提出的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我們的行為都是可以透過重複的接觸(Exposure)學習的。在這個名為小艾伯特實驗(Little Albert Experiment)的實驗中,Little Albert 一開始並不害怕白色羽毛的動物。在實驗的過程中,當Little Albert碰到白色羽毛的動物時,後面便會發出讓他害怕的巨響。到完結的時候,Little Albert已經學習了(Learnt)碰到白色羽毛的動物會聽到自己害怕的聲音,所以也就不敢接觸白色羽毛的動物了。

同樣道理,其實孩子學習自己完成任務也可以透過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去解釋。本身孩子可能對於任務有一個主觀的看法,例如孩子本身很害怕跟陌生人說話因為怕被罵,那我們可以先陪同孩子在上學途中看到保安員伯伯要打招呼,讓孩子慢慢構成一個正確的認知.當他想要跟陌生人說話時,不再是想到被對方責罵,而是知道對方會報以微笑,久而久之,也就不再害怕跟陌生的人打招呼。這種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學習(Learn)或者改善(Unlearnt)不同的行為,竅門就是要反覆的練習。

成長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家長都需要耐心反覆跟孩子解釋或者培養良好習慣,希望上述的分享能為各位家長理解到如何透過跟孩子重複練習去改變自己面對問題的方式,能在人生路上有更高的成就。


更多推薦文章:

【君子養成路】小朋友講不聽,說不動?好頭痕,怎辦好?!

【教育心理學】明明沒有教過,小朋友從哪學的壞習慣?